吉隆县

6
1
收藏
分享

吉隆县(Gyirong County),位于西藏日喀则市西南部。吉隆,为藏语“舒适村”“欢乐村”之意。吉隆县东与聂拉木县搭界,北与萨嘎县相邻,南与尼泊尔国接壤,在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全境东西长约300千米,南北宽200千米左右。县城驻地宗嘎镇,距桑珠孜区市区490千米。吉隆县辖2镇、4乡,全县面积9020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5月,全县常住人口约1.8万人。

吉隆县由喜马拉雅山脉主山脉分隔为南坡和北坡两部分,地势北高南低。吉隆县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气温偏低,夏季降水充足,干湿季分明,日照时间长,年温差相对较大,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吉隆县有着"一山呈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景观。吉隆县境内水系发达,其中,佩枯错是吉隆县最大的湖泊,总面积达27852公顷。

7世纪前,吉隆属于“象雄阿尔巴”的辖区。13世纪,元朝及萨迦政权在吉隆设芒域万户府,管理吉隆及周边地区,属民2635户。隶属纳里速古鲁孙宣慰使司都元帅府。14世纪中叶,吉隆一带属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明永乐十一年(1413),朱棣封昆泽思巴为“大乘法王”,将吉隆一带赐为封地。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和五十六年,廓尔喀(尼泊尔)军两次侵占吉隆、宗喀巴、绒辖等地,五十七年,福康安率清军将廓尔喀军驱逐,收复失地。1921年,西藏地方政府设吉隆宗,归桑珠孜区基巧管辖。1951年,吉隆宗属日喀则基宗管辖。1954年,吉隆宗属藏区总管。1960年7月,宗嘎上下宗、吉隆东西宗合并成立吉隆县人民政府。1997年,吉隆县辖1镇6乡。1998年,吉隆县辖2个镇、3个乡,分别为宗嘎镇、吉隆镇差那乡折巴乡贡当乡。2014年6月,日喀则撤地设市,吉隆县属于日喀则市。2022年3月,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获批设立,成为西藏自治区第一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

2024年,吉隆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3亿元。吉隆县农牧产业实现了新增长,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92万亩。吉隆县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拥有独特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吉隆县依托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2024年1至11月接待游客34.1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38亿元。

名称由来

“吉隆”,藏语意为“舒适之地”。传说8世纪后期,赤松的赞从印度迎请莲花生大师入藏时,莲花生大师一行途经吉隆沟(今吉隆镇一带)曾在该地住了一宿。大师见该地山清水秀,风景明媚,不胜感慨,又见溪谷中的河水洁白如乳,溪底卵石光润如玉,更是满心赞叹。于是,在临行前欣然命名该地为“吉隆””,以表达其无限赞誉之情。

历史沿革

7世纪前,吉隆属于“象雄阿尔巴”的辖区。7世纪初,山南市悉补野第三十一代赞普囊日伦赞收归其治下。7世纪中叶,吐蕃政权将吉隆划入“如拉茹”辖区。在其境内设有千户司等军政机构。13世纪,元朝及萨迦政权在吉隆设芒域万户府,管理吉隆及周边地区,属民2635户。隶属纳里速古鲁孙宣慰使司都元帅府。14世纪中叶,吉隆一带属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明永乐十一年(1413),朱棣封昆泽思巴为“大乘法王”,将吉隆一带赐为封地。清乾隆五十二年(1713)和五十六年,廓尔喀(尼泊尔)军两次侵占吉隆、宗喀巴、绒辖等地,五十七年,福康安率清军将廓尔喀军驱逐,收复失地。次年,清廷明令在“济咙”等和廓尔喀交界处树立界碑1921年,西藏地方政府设吉隆宗,归日喀则基巧管辖。1951年,吉隆宗属日喀则基宗管辖。1954年,吉隆宗属藏区总管。1960年,宗上下宗、吉隆东西宗合并成立吉隆县,隶属日喀则专区。

1961年底,建立了吉隆区、宗嘎区、南扎尔区、东岸区4个区公所,尔后陆续建立了18个乡人民政府。1963年南扎尔区改名为贡当区、东岸区改名为差那区。1976年分置上迈马公社和扎巴公社、卡帮公社;1978年建乃夏公社;1980年卡帮公社更名莎勒公社。1987年吉隆区改吉隆镇、宗嘎区改宗嘎乡、贡当区改贡当乡、差那区改差那乡、莎勒公社改莎勒乡、乃夏公社改扎乡。1988年上迈马公社和扎巴公社社合并建折巴乡。1995年,吉隆县辖1个镇、6个乡,2个社区、40个:吉隆镇、宗嘎乡、贡当乡、差那乡、折巴乡、莎勒乡、扎乡。1997年,吉隆县辖1镇6乡,县政府驻宗嘎乡。距日喀则市490公里。1998年,吉隆县辖2个镇、3个乡:宗嘎镇、吉隆镇;差那乡、折巴乡、贡当乡。2014年6月,日喀则撤地设市,吉隆县属于日喀则市。

2022年3月,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获批设立,成为西藏自治区第一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同时,吉隆被称为“珠峰后花园”。

地理

位置境域

吉隆县位于西藏日喀则市西南部,东与聂拉木县搭界,北与萨嘎县相邻,南与尼泊尔国接壤,在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全境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200公里左右,县城驻地宗嘎镇距日喀则市区490公里。边境线长162公里。全县国土面积9020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吉隆县地处青藏高原西南部雅鲁藏布江上游南岸,全境由喜马拉雅山脉分隔为南坡与北坡两部分,地势北高南低。北坡属雅鲁藏布江上游河谷区,平均海拔4800米,山峰较平缓,有开阔的草原,相对高差在1000米左右。南坡属高山峡谷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山高坡陡,地势险峻,相对高差3000米左右,许多山峰在6000米以上,终年积雪。境内5000米以上山峰遍布全境达100多座,最高峰央然康日峰,海拔7429米,最低处吉隆藏布出境处,海拔1807米。

气候

吉隆县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气温偏低,夏季降水充足,干湿季分明,日照时间长,年温差相对较大,无霜期短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年无霜期60天左右,年降雨量350毫米,分布不均,年均气温8~10℃,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吉隆县有着"一山呈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景观。

自然资源

吉隆县有耕地面积16965亩,农作物有稞麦、小麦、豌豆、油菜、马铃薯等。

吉隆县有草场面积130万亩,主要饲养野牦牛犏牛、黄牛、山羊等。

吉隆县吉隆沟海拔仅有1800~2800米,境内林木资源丰富,面积约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是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这里有各种成林树木1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西藏红豆杉喜马拉雅长叶松、喜马拉雅长叶云杉等多种珍稀树木在这里生长。

海拔300米以上河谷地区主要为干热河谷灌丛、植被以耐旱带刺灌丛为主,主要灌木有高山杜鹃野蔷薇日本小檗、高山柳枸子等,在河谷3000米以下分布有长高山柳桦木冷杉属铁杉柏木、乔松、落叶松长叶云杉长叶松红豆杉杨属等。森林分布上限可达4300米,但一般海拔4100~4500米多高山灌丛,以小叶杜鹃、小檗为主。4500米以上主要为高山草甸,灌木以小叶杜鹃为主,常见高山柳地柏、子等伴生。野生植物中有中草药302种,国家名贵药材有胡黄连川贝母、虫草、三七、天麻红景天雪莲花以及野生菌类蕨苗等。

吉隆县的野生珍稀动物和珍禽有长尾叶猴猕猴、金钱豹、熊瞎子麋鹿麋鹿)、孔雀雉、雪鸡等,北部高寒区有成的群的野生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此外野生动物还有雪豹林麝、狼、刺猬亚科岩羊、猕猴、沙狐藏雪鸡、雪马鸡属

野生动植物构成了一个高原山地亚热带生物体系,吉隆沟也因此成为一座高原野生动物基因库。

吉隆县北部有雅鲁藏布江自西北部萨嘎县荣热拉入境,至东北差那乡腊亚出境,境内180余公里;吉隆藏布自北往南经县城到吉隆镇至热索村与东林藏布汇合后出境人尼泊尔,最终注人印度洋;发源于贡当乡西部查真拉的双卓曲自西往东流至普拉发源于东北部樟拉的樟曲汇合后南流出境注入尼泊尔的布地干达基河;北部雅鲁藏布江支流发达,网状辐射形成了北部的水系网。境内的水能资源不仅来源于大小河流,天然高山湖泊水能亦很丰富,其中,佩枯错是吉隆县最大的湖泊,总面积达27852公顷。

吉隆口岸水电站位于日喀则市吉隆县吉隆藏布中下游干流上,为径流引水式电站,站址处海拔2900米,电站总装机容量为4000千瓦,单机容量1000千瓦,年发电量3402万KW/h。

行政区划

吉隆县辖4乡2镇,分别为吉隆镇宗嘎镇折巴乡差那乡贡当乡、萨勒乡,共有41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

政治

人口民族

人口

2018年,吉隆县全县共有4346户、17720人,其中女性8315人,男性9405人,农牧民3429户14807人,非农牧民917户1885人,城镇人口4377人,农村人口1334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9%。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为17536人。截至2023年5月,全县常驻人口约1.8万人。

民族

吉隆县有藏族、汉族、回族、满族、珞巴族、夏尔巴人等民族。

宗教

吉隆县拥有曲德寺、卓玛拉康、查嘎寺、帕巴拉康等多座寺庙。其中依山而建的查嘎寺曾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第二代祖师米拉日巴尊者的修行地;帕巴拉康的外观是典型的尼泊尔寺庙建筑风格,内部陈设遵循藏传佛教寺庙的传统格局。这些寺庙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吉隆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内设民族、宗教、办公室3个部门。截至2018年,吉隆县有6个片区管委会,2个专职特派员管理机构。对全县僧尼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等进行再清理和再登记,并完成了对全县僧尼的免费健康体检工作。轮流选派统战、民宗干部共7名到各寺庙协助驻寺干部管理寺庙,同时,完善了寺庙工作机制(如值班、带班、巡逻、安保、尼关怀、僧尼学经、驻寺干部学习和上下班、僧尼外出、僧尼社会活动等制度)。

“4·25”4·25尼泊尔地震对全县宗教领域造成50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基本完成,顿珠林寺完成100%,帕巴寺完成100%,查嘎寺完成80%。

经济

综述

2024年,吉隆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3亿元,同比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45万元,同比增长63.7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01亿元,同比增长21.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亿元,同比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98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65元,同比增长11.8%。

第一产业

2024年,吉隆县农牧产业实现了新增长,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92万亩,粮食产量4699.24吨;蔬菜产量2856.6吨。全县牲畜出栏4.94万头(只);肉蛋奶产量4998.03吨。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6亿元,增长26.39%。农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102.17万元,增长16%。

第二产业

吉隆县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中则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吉隆县工业总产值规模较小且增速缓慢,2019年吉隆县全年工业总产值为2984万元,2018—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吉隆县工业总产值增长缓慢,且波动性较大。

吉隆成立“吉隆县吉普村竹编专业合作社”,整合吉隆镇吉普村竹编资源,形成品牌效应,让村民足不出户就可实现收入倍增。据了解,纯手工的竹编制品不仅受到国内外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喜爱,而且通过淘宝、赶集网等互联网站,将竹编成品销售到国内外多个大城市。

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2024年吉隆县全年实施重点项目70个,预计完成投资10.46亿元。其中,边合区中尼进出口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县城供水水厂改造、冷链物流仓库等46个重点项目已建成投用。此外,还加强了重点项目储备,完成了31个项目的前期工作,总投资达8.65亿元,45个项目到位上级资金3.91亿元。土地要素保障也得到了强化,新增项目建设用地619.5亩,增长159.66%。

第三产业

吉隆县不仅拥有自然资源,还拥有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吉隆县依托其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2024年1至11月接待游客34.1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38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吉隆县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截至2025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4.32%,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吉隆县全面落实"三包政策",从包吃、包住到包基本学习用品,为学生成长筑牢根基;"两免一补"政策免除学杂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减轻家庭负担;"营养计划"精准实施,科学搭配的营养餐让孩子们告别营养匮乏。

在普及攻坚方面,吉隆县先后实现扫除青壮年文盲、义务教育普及与均衡发展目标。2024年,学前教育入园率达94.32%,通过自治区普及普惠评估验收。截至2025年7月,小学净入学率达100%,初中毛入学率102.76%,巩固率保持100%,累计为内地西藏班输送267名优秀学子。全县教师规模达311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贡当乡吉隆镇学校创新开展"界桩描红""国门研学"等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吉隆县初高中上线率连年稳步攀升,在全市高中教学质量评比中斩获优胜单位第一名。

医疗卫生

截至2018年,吉隆县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46名,实有正式干部34名,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2名,临时工7名,中级职称3名,初级职称12名,员级19名,内设内科、外科、小儿科、妇产科藏医科、检验科、B超、心电图、放射科,供应室麻醉科、药房、收费室、门诊注射室、住院部15个科室。基础设备:DR放射机1台、彩色超声机2台、四项常规检查机各1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凝血常规检查机1台、心电监护仪5台、洗胃机1台等。

截至2025年,吉隆县在医疗方面,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在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更新及医疗服务水平方面均得到明显提升

通讯事业

截至2018年,吉隆县电信公司4乡2镇及沿途已经开通了移动基站,共计建设基站49个,其传输方式全部是光纤接入,特别是吉隆县至热索桥沿路实现无缝衔接覆盖,整个吉隆县各乡镇村全部开通了电信光网宽带及移动4G电话,通信能力强,网络速度快。

截至2018年,吉隆县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下设吉隆镇办公区,吉隆县4乡2镇及沿途已经开通了移动基站,共计建设基站58个,其传输方式全部是光纤接入,特别是吉隆县至热索桥、吉隆县至贡当乡、吉隆县至萨勒乡3个乡村光纤的覆盖整个吉隆县各乡镇村全部开通了移动光纤宽带及移动4G信号,通信能力强。

人居环境

吉隆县主要河流、湖泊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达到100%、85%以上。

交通运输

吉隆县修有北连日(喀则)阿(里)公路,东接中尼(泊尔)公路的专线公路,沿着公路向东可直达拉萨市。各乡均通汽车,通车里程达437公里。吉隆自古就是西藏自治区尼泊尔交往通商的要道,1961年设立海关作为开放口岸。2019年11月26日,吉隆县—吉隆镇、吉隆镇—萨勒乡、吉隆镇—吉隆口岸开通6条农村客运班线。

文化事业

机构与设施

吉隆县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行政编制4人,实有7人;文化影视服务站(广播电视台)事业编制12人,实有人数16人,包括民间艺术团管理人员1名、放映员2名及图书馆管理员2名、电子阅览室管理员1名。文广局内设文化文物、影视服务站等,主要负责挖掘文化特色弘扬文化、宣传文化、建设文化,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文化经营场所方面,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民间排练场、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场所及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寺庙书屋。全年全县具有经营权的文化经营单位共12家,主要包括网吧、朗玛厅、KTV等文化经营单位,其中网吧4家、终端电脑59台,朗玛厅、KTV等娱乐场所8家,从业人员20余人,打字复印店4家。

民族文化

吉隆县作为少数民族聚集,中尼友好往来的地区,历史底蕴深厚且文化多元丰富,包括多种多样的传统风俗、传统节日、传统小吃和传统工艺品。

吉隆手镯舞,藏语称“同甲”,已入选西藏自治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手镯舞表演前,舞场中摆一藏桌,上面放“竹素切玛”及彩箭、青稞酒等。表演时以妇女为主。慢板舞的动作有“一步一抬”、“一步一点”等,节奏缓慢;快板舞的动作脚部有“连踏一踢”、“双脚双跺”等,节奏较快,动作灵巧优美、欢快流畅。每年6月还要举行“同甲拉文化节”。

手镯舞的服饰以当地盛装为主,女穿深红色的氆氇藏袍,头戴“普如夏姆”,胸前戴“卡欧”,系“邦典”,后腰戴“覆玛”,双手戴“同果”,耳戴“阿龙”,脖子上戴“嘎珠”等。

藏历新年是西藏自治区地区传统节日,也是一种的文化传承和表达。在这个时刻,每个藏族家庭都会进行一系列传统的准备和仪式,在吉隆最具象征意义的便是升藏旗这一习俗。升藏旗,或称“祈福旗”,是每个家庭在新年来临之际都会在自家的屋顶或者院子中齐聚一处,手持新制的藏旗,一同祈祷,随后缓缓升起全新的藏旗。这一过程中,人们会口诵经文,祈求诸神的保佑,希望新的一年里家庭和平、牲畜繁衍、五谷丰登。每一面旗帜上都绘有马、狮、鹿等动物图案以及各种吉祥的符号,象征着健康、幸福和长寿,承载着人们对未来一年的祝愿和祈福。

升旗仪式后,村民们会换上节日的盛装,汇聚在广场上开始一天的庆祝活动。锅庄舞,作为一种古老的团体舞蹈,需要每个人都紧紧相连,互相抛撒着象征吉祥的稞麦粉。

米拉日巴传说

米拉日巴出生于贡塘地区(今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宗嘎镇泽隆村),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第二代祖师,法号为热巴多吉。米拉日巴的人生经历和修道中的奇经历,历来被藏族蒙古族地区传唱,历史上也流传下来了众多传记道歌。由于国际藏学热的形成,其传记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吉隆县作为米拉日巴的故乡,修行的区域,其故事在当地流传。在当地,人们结合米拉日巴出生地、修行洞、居住地讲述的故事广为流传。

风景名胜

佩枯错

佩枯错位于吉隆县与聂拉木县交界处,是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最大的内陆湖泊,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海拔4590米。该湖三面环山,地形开阔,鱼类资源丰富,该湖呈宝葫芦形。

吉隆沟国门景区

吉隆沟国门景区,位于享有“珠峰后花园”美誉的吉隆县境内,占地面积达1.88平方千米,是传统的中尼边境贸易口岸,也是国道216的终点。吉隆沟国门景区是面向南亚开放通道的枢纽,也是环珠峰文化旅游经济圈的节点。吉隆沟国门景区地处216国道的终点。

贡塘王城遗址

贡塘王城遗址大约建于公元十一世纪前后,地处吉隆县城东南。城址现存4段,即西南角楼、南恒西段、南恒东段、及角一楼、东恒、夯土城墙,卵石勒脚,四角筑有角楼,城恒中段筑有碉堡。另有内城恒,城内有古寺卓玛拉康。遗址约分为5个建筑时期,始建于第六代贡塘王拉觉德,终止于第十七代贡塘王赤拉旺坚时期。

查嘎寺

查嘎寺,人称“绝壁奇功”,是米拉日巴尊者修行圣地之一。查嘎寺依托米拉日巴大师修行洞而建,坐落在半山腰上,一路石梯。查嘎寺最早创建的寺院拉康衮,是阿里王系后裔中的拉尊吧仁增朗杰所建,约公元12世纪末,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后修葺扩建。初为宁玛派寺庙,奉尊莲花生大师,后改为噶举派。

帕巴寺

帕巴寺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吉隆镇吉隆村,地处吉隆藏布左岸一级台地后缘。帕巴寺相传为松赞干布迎请尼泊尔赤尊公主进藏时所建镇边寺庙之一,其建筑式样具有较典型的尼泊尔佛式风格。其后历经修葺,“文革”时被损毁,但建筑结构与部分壁画仍得以保存。主要由院墙、主殿、僧舍、转经道四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2975.7平方米。2013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三楼一底四重檐楼阁式砖木石结构,四角攒尖顶,刹顶为铜质圆光、仰月、宝盖、宝珠顶,屋面铺设铜皮。底层由门廊及主殿两部分组成。殿门向南,前为门廊,门廊与主殿间为环绕主殿的转经回廊过道,主殿平面近方形,门廊、佛殿、回廊均保存有部分壁画。

希夏邦玛峰

希夏邦玛峰是唯一的一座完全在中国境内的8000米级山峰,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位于主脊线偏北10公里,呈东南西北走向的枯岗日山脉的东南部,东经85.7°,北纬28.3°。东南距珠穆朗玛峰120公里,东面是海拔7703米的摩拉门青峰,西北面是7292米的岗彭庆峰。希夏邦马峰海拔8012米,为世界第十四高峰。希夏邦马峰北坡地形复杂,山势陡峭,布满了冰裂隙。野博康加勒冰川蜿蜒在北坡,冰塔林形态各异。南坡气候温暖湿润,高山杜鹃林以4700米为上限、3500米以下预林翠绿,为各类珍稀动物栖息地,随处可见或群或只的珍贵的太阳鸟长尾叶猴和小熊猫等。1964年5月,中国登山队首次登上峰顶,开创了世界第一的纪录。

拉玛曲丹塔群

拉玛曲丹塔群位于吉隆县城西北方向约3.5公里处,吉隆县城至贡当乡简易公路南侧,其西南方约半公里处为宗嘎镇普拉村。11世纪,由当地活佛拉玛·罗绍娃主持修建。塔群由7座塔组成,平面布局呈十字形分布,南北向排列5座塔,东西向排列2座塔。其中,以南北向5座塔为塔群主体,由3座大塔和2座小塔组成。各塔建筑基本一致,系土石结构,塔刹外层均用红黏泥抹涂。7座塔中,除3座保存完好外,其余均已坍塌。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六月四日、八月十五日、八月二十五日等宗教或民间节庆日,当地僧侣群众有绕塔群转经求佛的习俗。

荣誉奖项

2021年9月8日,吉隆县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参考资料

吉隆县:探索中国西藏与尼泊尔边境.tibettravel.2025-08-25

日喀则市吉隆县简介.吉隆县人民政府.2025-07-18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吉隆县人民政府.2025-08-26

佩枯错.吉隆县人民政府.2025-08-17

【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吉隆沟国门景区为载体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中国共产党日喀则市委员会.2025-08-17

【边境游】一条吉隆沟,半部西藏史(Day5).西藏经济文化研究.2025-08-26

吉隆县帕巴寺.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2025-08-26

吉隆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拉萨海关.2025-08-25

西藏日喀则吉隆:神女峰下的舒适小镇.学习强国.2025-08-25

吉隆县人民政府.吉隆县人民政府.2025-08-25

吉隆县.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5-08-16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吉隆县县情简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2025-08-25

国务院关于同意西藏自治区撤销日喀则地区设立地级日喀则市的批复.西藏自治区民政厅.2025-08-25

【乡村“镇”兴】第180期:中尼边陲小镇——西藏吉隆镇.城市与区域实验室.2025-08-26

吉隆县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多项经济指标稳步增长.中国共产党日喀则市委员会.2025-08-16

见证吉隆县翻天覆地的变化.央视网.2025-08-17

走进吉隆,走进神奇的生物王国.吉隆发布.2025-08-26

吉隆口岸水电站两台机组如期发电.中国共产党日喀则市委员会.2025-09-01

吉隆县领导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中国共产党日喀则市委员会.2025-08-17

吉隆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隆重开幕.中国共产党日喀则市委员会.2025-08-17

领导之窗.吉隆县人民政府.2025-08-17

日喀则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日喀则市人民政府.2021-07-14

西藏吉隆县:风光无限美 文化底蕴深.网易新闻.2025-08-17

全面开放新格局下国家级西藏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创新发展研究 .中国藏学.2025-08-26

【迎大庆 颂党恩 共奋进】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吉隆县书写六十年教育振兴答卷.吉隆发布.2025-08-26

吉隆县:筑生态文明高地 促绿色发展繁荣.中国共产党日喀则市委员会.2025-08-17

米拉日巴传说.西藏新闻网.2025-09-01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信息公开.2025-08-26

评论 1
User avatar
重生62687
谢谢博主主的分享,期待更多精彩的比赛情报!
回复

Copyright © 1996-2025 DaHe Network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13984号

抖运营雅思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