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

6
1
收藏
分享

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是武汉理工大学的三个校区之一,位于武汉市洪山区珞狮南路两侧,北接街道口,西侧与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毗邻,东侧与华中师范大学毗邻,南抵洪达巷和珞桂路,校区占地74.4公顷,其中东院占地40万平方米,西院占地60万平方米。该校区因其所在的马房山而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成为学校的重要标志之一。马房山校区与南湖校区之间设有地下通道,为师生提供了方便的交通连接。

作为学校的主要职能部门,马房山校区承载着多个学院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珞狮路将马房山校区分为东院和西院,两者通过理工广场相连。东院主要布局机电、汽车等学科,而西院则侧重于材料、土建等学科。马房山校区西院保留7栋1953年建成的高校早期建筑,坐北朝南的行政楼与中心广场构成中轴线,2010年被武汉市政府列为优秀历史建筑。飞马广场是马房山校区标志性建筑之一,广场中心耸立着一个飞马雕塑,传说马房山是关羽放马之处。

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包含汽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管理学院在内的17个学院。马房山校区的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等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建筑学等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土木工程学科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荣获23项国家科技奖励,创造了100余项重大科技成果,并攻克了港珠澳大桥、重点武器装备、四代核电、大推力运载火箭C919、新型燃料电池等材料工程应用领域系列“卡脖子“技术难题。

校区构成

马房山校区地处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两侧,占地74.4公顷:北邻街道口,与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接壤;东接华中师范大学;南至洪达巷、珞桂路。整座校园沿马房山铺展,珞狮路自北向南将校区切分为东、西两院——西院布局材料学科,东院布局机电与汽车学科,形成学校传统特色鲜明的“一山两院”格局。

马房山校区以山为核,形成“马房山”系列地名:理工大道→马房山大道,理工广场→马房山广场,马房山综合大楼→马房山大厦,与市政已定的马房山通道及校内飞马广场、景观石、拴马石统一标识,突出居山建校的地理特征。

马房山校区西院

马房山校区西院由教学、科研、生活、服务四类区域构成。教学区保持东西对称布局:东教学楼、西教学楼、东实验楼、西实验楼、东品、西品;飞马广场居中,北侧为腾飞楼(原第一行政楼),东侧、西侧道路分别为腾飞东路、腾飞西路。科研与办公建筑包括工大楼(原西院机电大楼,现材料学院办公大楼)及其东、西、南配楼,润章楼(原新材所楼)、修吉楼(硅酸盐材料大楼)、德生楼(光纤中心楼)、逸夫楼,与图书馆、测试中心共同构成科研集群。生活区含西1舍至西5舍共5栋学生宿舍,恬苑食堂(原恬园食堂)、医院、幼儿园提供日常服务。校园道路包括建材路、建工路、工大北路(工大路北延)、珞樱路(樱花园至幼儿园);绿地与广场为飞马广场、杜鹃园、樱花园。校门按方位设西院大门、南1门、南2门、小北门。

马房山校区东院

马房山校区东院由教学、科研、生活、服务四类区域构成。教学区以武工路为主轴,自汽车学院楼延伸至马房山路,沿线依次布置致远楼、弘毅楼、玉成楼、求实楼及其东、西附楼;机电学院楼、东院工程训练中心、就业中心楼、图书馆、体育馆分置周边。科研与办公沿用既有建筑名称:汽车学院楼、机电学院楼、就业中心楼、图书馆、东院工程训练中心。生活区含东1舍至东12舍共12栋学生宿舍,莘子苑食堂、临桂苑食堂(原田园风味食堂)、医院、幼儿园提供日常服务。校园道路包括武工路、机电路、大成路、神龙园路、桂竹园南路、桂竹园北路;绿地与广场为桂竹园、神龙园、思源广场,配套建筑思源楼位于广场北侧。校门按方位设东院大门、小东门、南门、西南门。

主要建筑

大门

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的西院东门位于洪山区珞狮路122号。在转盘旁地势较高的一侧。如果需要前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土木工程长安大学建筑学院等院楼,可以从这里进入。

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的西院南门位于洪山区洪达巷,从南门出去后,可以前往鉴湖校区,沿路有餐饮、超市等,人流较大。

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东院西门就在西院东门正对面,面朝珞狮路,紧邻转盘旁。如果需要前往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等院楼,可以从这里进入。

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的东院南门位于洪山区珞桂路,汽车工程学院和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的院楼距离南门比较近,根据路况可以酌情选择从这里进入。

西院

西院被誉为武汉理工大学的“心脏”。理工大的核心职能部门大多都在第一行政楼,而它就坐落在西院。

武汉理工大学的标志性建筑——飞马广场。位于马房山校区西院,第一行政楼南面,广场中心耸立着一个飞马雕塑。传说马房山关羽放马之处。在西院的飞马广场中心耸立着一个飞马雕塑,寓意希望学校能像奔腾的骏马一样不断进取,同时也愿学校优秀人才层出不穷。

第一行政楼也叫腾飞楼,以飞马广场为标志,取飞马腾飞之意,向着学校美好未来腾飞。随着时代的进步,腾飞楼不仅保留着原有的外观和结构,更融入进现代化的技术和设施,其历史价值和时代精神相互交织,是武汉理工大学不断向前发展的见证者。

行政楼还是历史建筑,它是武汉地区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高校建筑,1953年建成。建筑群以坐北朝南的行政楼和中心广场为南北中轴线,由7栋建筑组成,武汉市人民政府在2010年公布为优秀历史建筑。

光纤大楼建设有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实验室是光纤传感领域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实验室已经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仪器最先进的光纤传感技术研发平台,德生楼也是学校的会议中心。

理工广场位于东西院之间的理工广场,使东、西两校园真正连成一体,为武汉理工大学全校师生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安全,同时进一步促进了老校区的资源优化配置。

东院

东院原为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相邻。校园内古树较多,桂竹园为朗读场所。每年八月桂花开放,花香覆盖校区。

东院求实楼由东院综合楼更名而来,现设财务处、本科生院等与学生事务直接相关的部门,承担学校日常管理功能。

弘毅楼,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社会学院、郑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主要教学科研场所。弘毅楼(东院教四)是东院最高的建筑,里面设有普通话考试和托福考试的考点。

机电学院楼,机电学院主要教学科研场所。

东院图书馆共有十层。其中一、三、四、五层设有中文图书借阅区,同学们可以在该区域既可以借到哲学、政治、社会科学类的图书,也可以借到计算机、自动化、电子技术等的自然科学类的图书;图书馆二楼设有报刊阅览室,以供同学们阅读各类学术期刊;图书馆的四到九层设置了中文过刊库,主要收藏了近些年来的各大学术期刊杂志;九到十层是外文过刊库,同学们可以在这里阅读到许多国际上的学术期刊,东院图书馆配备有电子化的借阅设备,为同学们借阅图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东院体育馆,该建筑为3层,地下1层,地上2层,总建筑面积为3561.15平方米,建筑高度16.7米,屋面钢网架跨度约40米;操场(田径场)总占地面积约21000平方米,北面看台约900平方米,南面看台(器材室)约1200平方米,塑胶坡道及周边约11900平方米。

思源广场位于东院学生活动中心右侧。广场中树立“饮水思源”雕像,表达了武理人对学校培育和教育的感激,体现了理工学子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东院桂竹园,园内植被以松、竹为主,设石道与凉亭,是师生休闲的重要场所。

学院设置

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包含17个学院,分别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材料与微电子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郑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工科类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学院为国家建材、汽车与交通行业培养了近5万名卓越人才,荣获23项国家科技奖励,提供100余项重大科技成果,攻克了港珠澳大桥、重点武器装备、四代核电、大推力运载火箭C919、新型燃料电池等材料工程应用领域系列“卡脖子“技术难题,为建材工业由弱变强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国防工业、新材料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院办学起源于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998年开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硕班。2014年5月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试点学院,开展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硕贯通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同年获批省级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2015年12月获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是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教育部“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十六所建设单位之一。2021年3月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组建材料与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按照“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模式运行。学院搭建“鸿儒论坛”“国际视野讲堂”“全球材料精英计划”等交流平台,与麻省理工学院等国际著名高校合作建立海外交流基地,学生国际化能力显著提升,“全球材料精英计划武汉理工大学分支”从组队开始连续5年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全球最佳学生团队奖”。近三年,学院在全国节能减排大赛获国家级特等奖1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二等奖1项、国家级三等奖1项、湖北省三等奖2项,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级银奖3项、国家级铜奖2项、湖北省金奖7项、湖北省银奖1项,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一等奖2项。

机电工程学院位于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有机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和工业工程5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机械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工程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机械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源于1898年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工艺学堂土木科,拥有120余年的办学历史,位于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学四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专业还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和湖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湖北省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专业和湖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专业和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专业。

汽车工程学院是学校特色学院,创办于1958年,办学历史悠久,学科体系齐全,是中国最早并连续开办汽车专业60年的3所院校之一。学院设有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车辆工程专业是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湖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是2021年新获批的新工科专业。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58年建立的北京建筑工业学院非金属矿系。学院拥有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和地理学3个一级学科,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理学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学院下设资源开发工程系、矿物加工与材料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空间信息与规划系4个教学科研单位;开设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6个本科专业。

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始建于1958年,2001年学校合并组建,正式成立自动化学院。学院建有自动化系、新能源与电力系、应用电子工程系、机器人工程系和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及实验中心与专业教学实验中心。设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3个本科专业,其中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设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机工程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能源动力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设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子信息、能源动力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链。

学院涵盖了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现有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学院依托“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拥有“宽带无线通信与传感器网络”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同时还有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研究中心华中实验室、通信技术研究所和嵌入式系统与技术研究所等10余个研究所(室)。在光信息处理与光纤传感技术、非线性系统理论与智能检测技术、现代通信理论与宽带接入技术、信号处理信息传输技术、系统监控和诊断理论与技术、智能机器人及其控制理论与技术等研究方向上已形成显著的特色与优势。

管理与经济类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始建于2000年学校合并组建时期,其经济学科底蕴深厚——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开设经济类本科专业,90年代启动硕士研究生培养,2003年获应用经济学博士点。依托学校理工科优势、学院构建“数字驱动、AI赋能”的新文科发展体系,重点建设数字经济、金融科技、数字贸易和低空经济等特色方向,开设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前沿课程模块。学院建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授权点,拥有金融、国际商务、数字经济和公共管理(MPA)四个专业硕士点,以及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数字经济等五个本科专业。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电子商务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数理金融、金融科技和数字经济试点班彰显育人特色。经济学院招收培养国(境)外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和本科生,开办国际教育项目及国际学生交流项目已近20年,并与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校合作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办学历史悠久,起源于1964年开办的工业经济专业,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3年获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点,是中国管理学科起步最早的院系之一。

人文与社科类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合并组建于2001年,由原武汉理工大学外语系、武汉交通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外语系、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外语合并组建而成。有英语、法语日语三个本科专业,分别成立于1977年、1993年和2001年。其中,英语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日语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硕士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等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翻译专业硕士点1个,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外语能力卓越的复合型人才。

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创办于1993年,是学校理工科背景下的人文社科重要基地,是学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依托单位,也是学校人文社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单位。学院有法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社会工作汉语国际教育5个本科专业,1个法学(知识产权)本科辅修专业。法学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闻传播学、教育学湖北省重点学科,法学、新闻传播学入选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学院有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国际法学、新闻学、传播学、数字出版与智能服务、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研究生教育学、教育政策与管理、行政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残疾人事业管理、应急管理和城乡公共治理18个二级学位硕士点,设有法律、新闻与传播、公共管理(MPA)、社会工作和国际中文教育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共享共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同时招收思想政治教育、科技与教育管理、知识产权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向的博士。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1年4月,承担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研究任务;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哲学、中国史等四个一级学科硕士点,MPA专业硕士点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任务;承担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任务。学院2018年入选首批湖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获评B+学科,位列前10%~20%之间。学院2009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3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入选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015年、2016年两次入选教育部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重点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单位;2017年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单位;2019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艺术与体育类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致力于培养发展国家社会经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建设人民美好生活所需的艺术设计高端人才,设置有设计学、艺术学理论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计学、艺术学理论、美术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艺术硕士(MFA)、工业设计工程硕士2个专业硕士点,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动画、平面设计环境设计艺术设计学6个本科专业。学院注重打造产学研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建有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型邮轮游艇创新创业梦工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办有国内外公开发行专业核心(拓展版)期刊《设计艺术研究》。

学校是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理事单位,湖北省学生体育协会理事长单位,中国大学生网球分会、田径分会副主席单位。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显著,先后三次受到湖北省人民政府表彰,被湖北省政府授予“突出贡献学校”称号。篮球、田径、武术、网球四支高水平运动队处于湖北领先、全国前列水平。男子篮球队13次进入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全国前八强,两次获得全国亚军,向省市职业队和国家队输送17名优秀球员。武术队获全国大学生运动会金牌5枚,国际大赛金牌40枚。田径队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世锦赛、杭州第19届亚运会等大赛,获得亚运会金牌1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银牌2枚、亚洲青年锦标赛金牌2枚;网球队获得全国大学生网球比赛团体冠军和单项比赛各1次。校园阳光组竞赛活动成绩喜人,排球队获得全国排球联赛亚军,足球队获得全国大学生足球比赛校园组第四名;田径队获全国大学生锦标赛冠亚军各1次,2次获得湖北省大学生田径比赛团体冠军;体育舞蹈队获中国大学生体育舞蹈锦标赛六人组创编舞冠军;羽毛球队获得湖北省大学生男女比赛团体冠军,女单金牌,混双亚军。

国际教育与应急安全类

武汉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全国首批成立的高校国际教育学院之一,负责学校国际合作教育项目的实施和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学院承担学校多个国际合作教育项目的具体实施,涵盖工、经、管、艺术等学科专业。其中有教育部批准的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分别是中英车辆工程、中澳金融学本科教育项目与中英艺术设计学士学位教育项目(自主招生);同时,学院还承办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引入的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SQA-AD),包含国际理财、国际贸易与商务、商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4个专业;开办了国际本科(2+2)项目并在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备案。

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成立于2019年2月14日,是为对接公共安全战略与应急管理的重大需求而成立的一所高度交叉融合的学院。学院由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系和管理学院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系、中国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组建而成。学院拥有4个学科交叉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基地,建有3000平方米全面应急管理仿真模拟平台,聚集高精度数据采集无人机群、高性能渲染图形工作站、PB级海量数据服务器、立体影像3D数字沙盘、P1.5应急决策指挥LED巨型显示系统、VR应急管理训练模拟器、交通救援训练模拟系统等100余套高端教学和科研设备设施。

(以上截至2025年9月)

校内班车

相关事件

地下通道成了教学“活教材”

2025年9月6日上午,武汉理工大学西院地下通道及运动场正式启用,广大师生首次体验这项便民工程,通道中嵌入了由学校姜德生院士团队自主研发的光栅阵列光纤传感网络,可实现全时、全域、全天候的交通与结构监测。该技术能够精准感知每一辆车的实时状态——包括所在车道、行驶速度等,甚至是否存在危险驾驶行为。该项技术此前已在湖北省内外多个智慧高速项目中应用,此次是首次落地校园环境,即使是在没有摄像头的位置,系统也能监测到行人或非机动车闯入,真正做到没有盲区。该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既识车,也识路”。除交通管控外,该系统还具备火灾预警和路面结构健康监测等功能。即使是极其微小的路面损伤,系统也能在早期发现,实现损伤发生之前的预警。这一技术并不止步于“监测”。

这项工程还将成为学校教学与科研的“活教材”。作为“科技赋能学校发展”的鲜活范本,下穿通道及运动场的同步落成,是学校落实“五育并举”“科技赋能民生”的标志性项目,更是惠及全校师生的重大民生工程。这一综合平台还将部署在学校未来学习中心,为师生共创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提供支撑。学生可以在未来学习中心实时查看车流数据、理解技术原理,甚至参与算法研发。无论是光学、传感还是交通方向的学生,都能在这个真实场景中开展实践。

武汉理工大学西院地下通道全长270余米,采用双向2车道设计;同步建成的运动场采用“架空层+屋面操场”设计,屋面为400米标准田径场与足球场,提供500余个停车位,实现“从停车场到塑胶跑道”的校园空间焕新。下一步,该校将在学海公寓片区新建人行天桥及配套绿道,打造无缝衔接、环境优美的慢行系统,营造更加宜居的学习生活氛围。

参考资料

马房山校区图.武汉理工大学.2025-09-13

迎新专题|武汉理工有几个校区?网红打卡地在哪?都在这了.微信公众平台.2025-09-13

武汉理工大学学院设置及联系方式.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公开.2025-09-13

武汉市志-总类志 自然环境-气候-【气候特征】.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2023-07-02

武汉理工大学有三个校区,学院设置看清楚.今日头条.2024-03-30

武汉理工大学校园命名方案.武汉理工大学.2025-09-13

新同学,武汉理工地标打卡点等你! .武汉理工大学.2024-03-30

武汉理工大学:三大优势专业做支柱,推动热门学科交叉,创造就业机会 .网易教育.2024-03-30

美丽的武汉理工大学优秀历史建筑.长江网.2025-09-13

校徽、校歌、校区,这些你都应该知道….微信公众平台.2025-09-13

学院概况.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2025-09-13

学院简介.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5-09-13

推开武汉理工的门 | 复试不迷路!.微信公众平台.2025-09-13

武汉理工有多大?小易带你遨游!.微信公众平台.2025-09-13

我们的图书馆,很有气质!(不接受反驳).微信公众平台.2025-09-13

【湖北省中心】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东院体育馆、操场修复提升工程EPC项目报建公告(项目编号HBSJ-202411FJ-250).湖北省中心.2025-09-13

学院简介.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材料与微电子学院).2025-09-13

机电工程学院概况.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25-09-13

院系概况.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2025-09-13

学院简介.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25-09-13

学院简介.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2025-09-13

信息工程学院简介.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25-09-13

学院简介.信息工程学院.2025-09-13

学院简介.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25-09-13

学院简介.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025-09-13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2025-09-13

学院简介.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09-13

学院简介.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25-09-13

学院简介.武汉理工大学体育学院.2025-09-13

学院简介.武汉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25-09-13

学院简介.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2025-09-13

初来乍到不用愁,一篇带你熟悉校园.微信公众平台.2025-09-13

串起校区更串起产学研,武汉理工地下通道成了教学“活教材”.腾讯网.2025-09-13

评论 1
User avatar
重生62687
谢谢博主主的分享,期待更多精彩的比赛情报!
回复

Copyright © 1996-2025 DaHe Network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3013984号

抖运营雅思百科